省海水养殖所承办滩涂贝类苗种繁育关键技术培训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8-12-01
作者:柴雪良

      12月1日,由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和宁波大学为主承办的“滩涂贝类苗种繁育关键技术培训交流会”在温州乐清举行。来自辽宁、山东、天津、福建、广西、浙江等20多家水产类科研院所和高校、及60多家贝类苗种生产场和相关企业的代表,共13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交流会。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温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省海养所柴雪良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贝类养殖是浙江省乃至全国海水养殖的主导产业,一直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滩涂贝类养殖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的特色产业,其中泥蚶和缢蛏的养殖一直在全国居于首位。乐清是我国滩涂贝类养殖的发祥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率先于国内突破泥蚶工厂化人工育苗以来,带动了10余种贝类人工育苗和养殖的产业化,推动了滩涂贝类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乐清也成为全国滩涂贝类苗种生产最重要的基地,乐清翁垟被誉为全国滩涂贝类育苗“第一村”。贝类育苗技术的进步,为贝类养殖业提供了价廉和充足的苗种,使贝类养殖业成为规模和效益最为稳定的产业之一。但近年来,受气候和海区环境变化的影响,滩涂贝类育苗生产也出现了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产量和效益丰歉不定,苗种繁育及配套的单胞藻饵料培养等关键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创新。

      培训交流会上,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贝类繁育与遗传评估岗位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和双壳类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宁波徐继林教授分别做了“硬壳蛤苗种繁育技术”和“滩涂贝类育苗过程中饵料微藻操控策略”的报告,并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会上针对我国滩涂贝类育苗现状及存在问题、饵料微藻种质、营养和使用策略、池塘单胞藻饵料大量培养、南北贝类繁育差异等育苗科技人员和苗种生产企业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与会代表还踊跃加入了会上建立的滩涂贝类苗种繁育技术交流微信群。会后,部分会议代表赴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温州综合试验站在温岭设立的蛤蚶蛏滩涂贝类池塘综合养殖核心示范区和贝类繁育生产示范企业温岭龙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与交流。此次培训交流会的举办,为水产苗种繁育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建立了深入交流的平台,必将为滩涂贝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版权所有: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浙江省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综合科:0577-88210217

科研与成果转化科:0577-88232454

浙江省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安全检验监测中心:0577-88231983

备案号:浙ICP备10202793号-3

技术支持:杭州兆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